联系京审
  业务咨询:010-82672400
  投诉建议:13701000699
  E-mail: lzm@cpa800.com
您现在的位置:京审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审计 > 报表审计 >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思考(2)

时间:2010-03-25  点击: 来源:未知

  在这种模式下,二级公司审计部门直接面对的是在市场上参与竞争、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三级及以下公司,其审计的重点是公司内控管理情况、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的真实性。集团总部内审部门直接面对的是二级公司及外部审计机构,其工作侧重于对集团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与外部审计机构的沟通协调;对二级公司重大事项决策的合规性及集团重大项目审计;对二级公司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建立健全内审网络及开展人员培训。集团内部审计系统也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成员的活动都要服从于集团的战略规划,在整个集团的管控模式下运行,做好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如集团审计部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二级公司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抽调不同公司的内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开展各项专项审计调查。
  二、建立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动态的全面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内部审计所形成的审计报告,它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政策根据。而一份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审计报告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要完成一份符合使用者需求的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是建立在贴近使用者的审计需求、明确的审计目的、慎重的审计立项、合理配置的审计资源、具体可行的审计方案、严谨的审计实施、充分有力的审计证据、合法合规的审计程序、健全完美的审计底稿、真实明了的文字表达等一系列要素之上的。如何在企业集团系统内建立起全面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就是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需要面对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控制和完善:来源:会计师事务所
  (一)集团总部应对下属单位审计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适时开展审计质量跟踪调查如要求下属单位报送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及总结、对于一些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报告进行抽查、检查下属单位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档案管理、在开展经营者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有意识地与该单位内审部门作出的审计报告进行核对,藉以评价其审计质量等。
(二)根据报告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及关注点,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对于集团公司的审计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如开展某个二级公司经营者离任审计,该二级公司下属单位也有几十家,此时,如果采取账项审计模式,一头扎进庞大的账务系统中,工作效率难免低下。审计应从该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人手,关注其重大事项,同时借助于外部审计的相关结果,确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采取抽样审计等方法,以达到在合理控制审计风险的前提下,工作效率与审计质量的良好结合。而对于二级单位审计部门开展的审计项目,往往二级单位的总经理对于差错的容忍度几乎为零。此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已没有意义,审计人员必须对经济事项进行全面核对,甚至于要审核每一张凭证。这一段修改后非常生动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